双堆集战役三大绝招:近迫作业、没良心炮和心理战,具体怎样施展

双堆集战役三大绝招:近迫作业、没良心炮和心理战,具体怎样施展
2023年11月28日 11:41 记者李满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淮海战役核心战役双堆集战役中,面对武器装备比解放军先进数倍的黄维兵团,解放军是如何完成全歼计划的?

黄维兵团,也就是十二兵团是蒋介石嫡系主力,十二兵团下有4个军以及1个机械化快速纵队,士兵人数高达12万多人,蒋介石在十二兵团身上花了血本,也因此,黄维兵团拥有当时最先进的全副美械装备,其统帅黄维更是黄埔第一期的优秀学员。

也因为是蒋介石的“王牌军”,黄维兵团即便后来陷入重围,被解放军整个地包围在双堆集,他们也依旧能够很快稳住阵脚,建立起了非常坚固的防御体系。具体当时黄维兵团在双堆集这个地方的防御有多牢固,当时的史书是这样记载的:

“黄维兵团被包围后,迅速以双堆集为核心,凭借周围二十多个小村庄,构筑集团工事,组织环形防御,各种火炮、轻重机枪、火焰喷射器重叠配置,几乎控制了每一寸土地。敌人把这种防御措施称之为‘硬核挑战术’,扬言‘要让共军啃掉牙胀破肚子’,‘败北于阵前’。”

将防御工事构筑好了之后,黄维兵团的副司令官胡琏,曾狂妄地在电台里,用明语向南京吹嘘说:我这个核桃又大又硬,刘伯承啃不动,吞不下。”

平心而论,黄维兵团当时的防御,当真是非常厉害的,当时与他们对战的中野部队没有重武器,双堆集周围又是没有遮掩的开阔平原,这样一来,解放军在进攻过程中就等于完全暴露在敌人视野中,关键,他们还要应对敌人的超强火力。

黄维

一开始,解放军低估了黄维兵团的“硬核桃”,他们企图用“一瓢水”的办法侥幸取胜,结果不仅不能突破,反而增大了伤亡,战场也随之陷入胶着状态。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中的非常重要一环。意识到中野在打无准备之战后,毛泽东迅速发来电报,并在电报中发出重要指示:对于战斗力顽强之敌,依靠急袭手段是不能消灭的,必须割裂、侦察、近迫作业,集中兵力、火力和步枪协同诸项手段,才能歼灭。

毛泽东的这封电报给出了两个极其重要字眼“近迫”。收到电报后,淮海战役总前委在小李庄召开了各纵队负责人会议,开始研究新战术了。他们非常认同毛泽东提出的“近迫”二字,并在会议上决定:为了能够近迫作业,在大平原上挖掘坑道、修筑工事,而且要把工事构筑成有纵深、有主次的防御阵地,要有耐心,一步步推进,一块一块阵地地争夺,以真正和敌人近距离地打阵地战。

会议过后,20来万解放军立即展开了大规模的土木作业,他们在原有工事的基础上,用当地一切可用的材料努力构筑工事,迅速建成了纵深达几千米的各种壕堑为主的网状体系。很快,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奇迹般地出现了千万条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的壕堑和掩体。

解放军创造的这一奇迹,后来被侥幸突围,又乘飞机返回双堆集的黄维兵团副司令胡琏看得清清楚楚。他在12月9日那天,乘坐小飞机飞回双堆集途中,惊讶地发现,杜聿明兵团和黄维兵团的周围,竟全是密如蛛网般的战壕和交通壕,这种壕沟一圈一圈而又前后相通,看起来极其壮观。

胡琏

胡琏还发现:壕沟里有解放军官兵在忙碌着,来往穿梭的解放军似乎把一层层包围圈拉动了起来,它们在双堆集周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漩涡的中心就是双堆集。

除了近迫作业,解放军在双堆集战役中,还广泛用到了一种威力极大的炮弹,这种炮弹还有一个相当厉害的名字,叫“没良心炮”。

“没良心炮”又叫“飞雷炮”,其发明者是陈赓手下的一个叫聂佩璋的军官。聂佩璋原是张学良手下工兵连的连长,极其精通爆破。他发明的“没良心炮”,就是将汽油桶进行过改造后,将20多斤的炸药包放置其中,并安装引线。这种炮弹抛射距离达到了100到150米,落地爆炸后能将10米范围内的建筑物夷为平地,20米范围内的敌人震到听力受损失去战斗力。

这种“没良心炮”恰好可以攻破黄维兵团的防御体系,“没良心炮”落到黄维兵团后,原本被黄维认为“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瞬间被轰得七零八碎,变成一片焦土。

没良心炮

后来被俘虏的黄维兵团的将士在回忆中说:“当你们的大炮排放时,村庄被打得好像一只船,乱摇晃。”可见,“没良心炮”在双堆集战役中所起的作用之大。

除了近迫作业和“没良心炮”,双堆集战役中,解放军还有第三个绝招,这个绝招就是心理战。

解放军在双堆集战役中大量运用的心理战,主要有炮弹发宣传单和美食诱惑两种。

双堆集战役中,解放军通过炮弹发射的宣传单有很多,其中包括《促黄维立即投降书》等,这封降书中,非常重要的一句,是解放军在告知黄维兵团,国民党援军已被歼灭或自身难保后,呼之欲出的那一句:

“在这种情况下,你本人和你的部署,再作绝望的抵抗,不但没有丝毫的出路,只能在人民解放军的强烈炮火下完全毁灭。”

黄维兵团被包围在双堆集后,吃喝成了很大问题,距离阵地很近的解放军官兵居然用美食诱惑敌军,每到饭点,解放军就将热腾腾的米饭端到阵地前面给国军士兵吃。

一开始,国军士兵吃完后就把碗钵摔掉,解放军则笑着走开。后来,国军吃着热腾腾的米饭,看着真钱竖立的贴在门板上的“欢迎起义投诚”,“优待俘虏,不杀不辱”,自然而然地被动摇了军心。

也是因为解放军的心理战打得太好,真正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二十三师的师长黄子华决定起义,前去动员时,全体军官竟都一致同意弃暗投明,为全师兄弟求一条生路。

二十三师的阵前投诚,不仅动摇了黄维兵团的军心,还将黄维兵团的防御体系撕开了一个缺口,为后来解放军对黄维兵团发动总攻起了不小的作用。

1948年12月15日,黄维兵团被歼灭,黄维在逃跑过程中被活捉。这场战役中,解放军共歼灭12万国军,其中俘虏国军士兵4.6万,毙伤4.6万余人,起义5500余人,投诚3300人。

黄维被活捉

双堆集战役的战果,可谓辉煌,而其辉煌战果背后,离不开解放军超强战术的作用。《孙子兵法》里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解放军是把这句话完完全全地吃透了!

  • 孔子的七岁师项橐:因孔子名扬天下,也因孔子遭杀身祸,13岁遇害

  • 董竹君之子夏大明:父母婚姻内耗最大受害者,却为父平反为母养老

  • 真实的铁原阻击战,和《志愿军2》有4大出入,其战略意义也不相同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