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咸鱼”团队正在探讨剧本(左一为王梓先、中为王俊惠、右一为程小侠)。
“我们三个都在乡村长大,见过父母用传统农具辛苦耕作,没想到今天,短视频和直播成了我们的‘新农具’,帮助农民将农特产销出去……”近日,湛江村晚推荐官“三个咸鱼”短视频运营团队接受采访时感叹道。
搞笑、方言、湛江农特产......都是人们认识“三个咸鱼”的标签。在直播间,他们是为湛江特色产品宣传代言的主播;在短视频中,他们用艺术手法巧妙加工,将湛江方言文化强势输出;生活中,他们还是热心公益,推介湛江好景好物的新农人。
三个“咸鱼”团队直播间火热(左为王俊惠、右为程小侠)。
方言开讲 “声”入人心
“咸鱼是我们湛江的特色海鲜干货,也寓意‘咸鱼翻身’,我们团队三人自嘲为‘三个咸鱼’,于是取了这个网络名字。”“三个咸鱼”团队导演王梓先向记者分享了团队名称的由来。在珠三角从事短视频工作多年,王梓先曾打造多个百万粉丝账号,而回乡运营方言账号是他一直想做的事情。
“雷州方言也可以很‘酷’很‘潮’,往往简短的几个字便能表达复杂的意思,过去传播雷州故事大多是以雷剧的形式,进入互联网时代,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也希望用短视频的方式,创新传播家乡文化。”为打造有湛江特色的方言IP,王梓先带着哥哥王俊惠、同学程小侠三人组建团队,由程小侠饰演“村长”,王俊惠饰演“五伯”,塑造出鲜明的乡村人物角色。
“大家都说我们穿上这身衣服一点也不像90后。账号里的‘村长’原型及一些梗,都是来自我们对乡村生活的观察。”程小侠说。王俊惠则表示,在短视频里,“村长”程小侠比较圆滑,“五伯”则憨厚老实,但现实中可能两人性格恰好反过来。而视频里其他熟悉的人物角色,都是来自村民客串出演”。
“老板,鲁鱼吧ok里哦。”“瓦远远里鼻倒香啦。”“咱鱼绝对靓个,胶己台,胶己晒的······”别人看来胡乱组合的字码,是“三个咸鱼”用来讲述湛江故事的乡音。在他们的精心策划下,乡村生活、民俗文化、公益援助等元素融入其中,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给网友,接地气的表达方式,让无数网友们感受家乡的温暖和方言文化的魅力。
直播间互动。
“新农人”推广湛江“土货”
晾晒的海鲜干货、拔地而起的小洋楼,传统的乡村生活......都是出现在“三个咸鱼”视频中的元素。三位土生土长的雷州小伙,既深知农民劳作的艰苦,也摸索着互联网的流量密码。如何帮助农民将农特产销出去,擦亮湛江农特产品牌,成为他们的共同目标。
“许多务工的乡亲,在外经常想念家乡的味道却买不到,而在海边的渔民面临着卖不出去的烦恼,我们想要让他们卖得出、买得到。”王梓先说。于是,沙虫干、金鲳鱼、瑶柱......这些在海边小镇的美味,被一一搬上了直播间,通过屏幕,跨越千山万水,送到了远在他乡的游子手中。“回到家乡,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帮助乡亲们的海产品走出去,为湛江好景好物代言,是我一直想做也在做的事情。”
随着“三个咸鱼”的短视频助农推进,不仅增加了渔民的销售渠道,更成为了向外界打开展示湛江海鲜的窗口。“消费者的信赖,是对我们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的考核。”王梓先介绍说,如果不能把好质量关,让次品流出,不仅影响了账号平台的声誉,更容易让人对湛江海鲜留下不好的印象。为把好质量关,他们一次次深入田间地头,到农户家精选产品。
直播间火热。
当好湛江村晚推荐官
“回到家乡,渴望着用自己的努力回馈社会。”王梓先告诉记者,希望能尽自己所能,做出不一样的贡献。不满足于在直播间里为湛江海鲜等农特产品代言带货,“三个咸鱼”团队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
在“三个咸鱼”的众多搞笑视频当中,与雷州公安共创的电子烟危害、酒驾、电动车规范骑行等公益宣传片,一改传统的“说教式”手法,而是巧用创意而幽默的表现手法向网友传递重要的安全信息和法律知识。
“乡村故事是鲜为人知又充满生命力的,很荣幸能成为2025年湛江村晚推荐官,我们将用心去感受体验,挖掘湛江本土文化,用心讲好乡村振兴故事。”王梓先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关注湛江村晚,了解湛江的城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