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网平凉崇信县供电公司年内售电量累计完成32578.154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9.69%,增幅位居全市第二位,综合线损完成1.71%,优于年计划0.14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稳定在B段以上,营销“四横八纵”指标连续5个月保持全省A1,计量及采集班被甘肃省电力公司评为标杆班组、市场班被评为国网同期间线损管理“百强供电所”,县公司被甘肃省电力公司评价为标杆县公司、国网同期线损管理“百强县”。
紧扣本质,安全生产保持稳。紧抓安全管理基础,持续规范安全管理体系,修订印发县公司领导班子“两个清单”及全员安全责任清单,逐级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103份。全力践行“四个管住”要求,织密作业风险“防护网”,确保现场作业安全可控。狠抓隐患排查治理,扎实开展“百日攻坚”、“重大隐患排查治理”等专项活动,联合县应急局、工信局开展高危用户隐患专项排查2次,确保双重预防机制落地见效。持续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完成县公司1+26应急预案修编,发布应急预警5项,开展“陇原砺剑·2023”抗震救灾联合应急演练、大面积停电暨东西片协同政企联动综合应急演练等12场次,参加人数162人次,全方位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赋能发展,乡村振兴添动力。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全面优化电网网架结构,年内建成投运4个批次54项单体工程,新建10千伏线路6.46公里、配变9台1900千伏安,新建改造0.4千伏线路42.42公里,配网供电能力持续提升。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力争取330千伏崇信变项目落地,提前开展110千伏锦屏变间隔扩建,扎实开展输配电线路通道隐患治理行动,为县域输配电线路安全稳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争取项目资金236.30万元,完成滨河路小区、幸福家园等8个住宅小区和青年路、新西街等2条街道低压线路改造,惠及用户1600余户,有效解决了飞线乱线等隐患,推动电网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
践行宗旨,服务质量持续优。紧盯重大项目建设用电需求,建立健全“项目长”负责制,主动服务雨森科技、崇兴华盛、叶润食品加工、灵华高速、312国道等项目用电需求,提前完成8个重大项目用电接入。积极服务新能源发展,确保三一重能风电项目快速推进;优化分布式光伏并网流程,接入光伏用户158户6045.8千瓦,支付电费150.3039万元。扎实开展高危及重要客户专项检查,全量走访新柏煤矿、新周煤矿等重要用户,下发隐患通知书18份,确保高危重要用户安全用电。持续完善供电服务体系,与县域6个乡镇政府签订“双网融合”协议书6份,通过光明使者前置受理各类业务8168件。建立“红”“绿”卡服务机制,对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上门“延伸服务”,服务群众咨询700余起,受理办电业务240余件,获赠感谢信和锦旗6次(面)。
实干担当,数智转型稳步快。立足新发展阶段、抢抓新发展机遇,加快由感知能力建设向数据价值挖掘转变,健全横向协同、纵向贯通、源头治理、共享共建的常态机制,助力县公司数字化转型。高标准建成无人机工作室和固定机巢,配备无人机6架,培养专业飞手6人,完成7条35千伏线路、18条10千伏线路点云采集和航迹规划,累计开展无人机自主巡检68架次,初步实现输配电线路无人机自主巡检规模化应用。全力打造以“业务工单化、工单价值化、价值绩效化”为导向的工单驱动业务管控模式,做实“四个主动”,累计派发四类工单8481件。率先建成县公司数字化全景展示平台,实现业务板块和48项关键指标全景呈现。组建RPA工作室,动态部署频繁停电台区预警、停复电监控等RPA机器人19个,推广适用报表84项,切实为基层减负,助力提质增效。全面实行“一证办”、“刷脸办”,实现了用户“少跑路、不跑路”。
忠诚履责,践行使命显担当。用心用情扛牢电力保供责任,全面落实各项保电工作举措,全力以赴保安全、保供电、保民生。面对年初县域停暖保供形势异常严峻的特殊局面,协调400千瓦应急发电车1辆,配电变压器6台,敷设电缆线路400米,极短时间内完成了全县非直供小区居民用电保障工作。紧密融入城市发展,年内出动车辆90台次、人员200余人次,圆满完成全省乡村振兴现场会等各类保电12次。落实县委县政府结队关爱专项活动,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积极参与全县春、秋季面山绿化工程,完成绿化任务120亩,栽植树苗18000余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企业担当。
新的一年里,国网崇信县供电公司将按照省市公司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继续秉持“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始终保持实字为要、干字为先的奋斗姿态,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强的担当和更实的举措推动各项任务全面落地,不断提升电力保供“真内功”,持续优化营销服务“软实力”,协力构筑高质量发展“硬支撑”,加快省内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和数字化转型建设步伐,为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美丽现代化崇信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梁丽丽)